1、改造的基本原則與要求
燃煤鍋爐的燃氣化改造在從根本上改變了鍋爐的燃燒方式,相應的對鍋爐運行工況與運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,特別是 氣是易燃、易爆氣體,處理不當會出現新的 隱患。因此燃煤鍋爐燃氣化改造應遵循如下的原則:
(1)應燃煤鍋爐具有改造價值
實施燃煤鍋爐燃氣化改造前 先 對現有的鍋爐的相關系統和部件進行評估,根據鍋爐已使用年限和技術狀況確定其改造使用價值,并考慮鍋爐的預期壽命。如鍋爐承壓受熱面的腐蝕、結垢、過熱等情況,鍋爐受壓元件、鍋爐爐墻、煙道系統、鍋爐給水系統及鍋爐送風、引風系統等的現狀。對現有鍋爐改造的基本要求是上述系統應基本保持完好。
(2)嚴格執行相關的規則、規程
確認燃煤鍋爐具備改造的價值后,改造施工方案 嚴格按照《鍋爐房設計規范》、《蒸汽鍋爐 技術監察規程》和《熱水鍋爐 技術監察規程》及 有關技術法規進行,并當地鍋爐監管等技術監督部門的審批和認可。
(3)保持鍋爐參數的穩定性
改造后的鍋爐應保持原鍋爐技術參數不變,而且應保持或提高原鍋爐的負荷及鍋爐效率。
(4)符合 環保要求
改造目的之一是解決燃煤鍋爐的污染問題,因此鍋爐改造后應符合 環保各項技術指標的要求, 解決消煙除塵的問題,滿足環保要求。
(5)簡單易行、經濟節約
鍋爐改造后應做到簡單易行,改造涉及的系統越少越好。盡量做到投資少、工期短、快,充分體現“煤改氣”,的性。
2、技術改造的關鍵
燃煤鍋爐燃氣化改造中的技術關鍵有以下幾點:
(1)合理的選擇和布置燃燒器
燃燒器的選擇、布置和調節關系到鍋爐工作的性和經濟性,是鍋爐改造 先需要慎重對待的問題。燃燒器的選型和布置與爐膛型式關系密切。在選型上要:(a)在額定供氣壓力下燃燒器的熱負荷 滿足鍋爐的要求;(b)燃燒 ,過剩空氣系數低,燃燒溫度高;(c)易于實現自動控制,負荷調節比符合鍋爐運行的要求,能對過剩空氣系數進行調節;(d)便于安裝、維修,使用壽命長,造價低。在燃燒器的布置上要:(a)燃燒器數量的選擇要根據原來燃煤鍋爐的容量、大小;(b)使爐內火焰的充滿度好,不形成氣流死角,火焰輻射;(c)選用多個燃燒器時應避免相鄰燃燒器的火焰相互干擾;(d)避免低負荷時保持火焰在爐膛中心位置,避免火焰中心偏離爐膛對稱中心;(e)氣管道和風道的布置合理,操作、檢修和維修方便。
(2)燃燒方式的選擇
燃燒方式的選擇是燃煤鍋爐燃氣化改造的關鍵問題,燃氣鍋爐既可以采用正壓燃燒,也可以采用負壓燃燒,目前大部分燃氣鍋爐均采用正壓燃燒。雖然正壓燃燒可提高鍋爐的熱效率,但對鍋爐本體的密封性和保溫性要求較高。如果原來的燃煤鍋爐采用負壓燃燒,改造后采用正壓燃燒,那么就需要對鍋爐本體進行改造,同時對燃氣的壓力工況要求較高。這樣可能增大改造的工作量,同時也增加了工程投資。如果采用負壓燃燒,則不需要對鍋爐爐體做太大的改動,爐體密封和保溫要求比正壓燃燒低,可利用原有送風機和引風機及送、引風管道,從而節省投資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爐膛內負壓過大,會使火焰脫火,甚至造成爆炸事故;另外,也會使鍋爐的漏風量過大而降低熱效率。究竟采用何種燃燒方式,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通過分析比較確定。
(3)合理改造換熱面
燃煤鍋爐燃氣化改造后,由于燃燒方式發生了變化,爐膛內的氣流流動和分布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,因此需要對換熱面做合理的改造,包括:(a)對臥式鍋爐可拆除原有爐膛的爐拱,在燃煤爐床鋪上保溫層和耐火磚,改造成為二次輻射面;對立式鍋爐可在爐底部砌輻射堆,在爐膽的上部安裝輻射拱等;(b)控制爐膛與煙道的漏風量,對鍋爐的觀火孔進行密封,對鍋爐的風道和煙道進行密封改造,特別是磚砌風道和煙道漏風量較大時,改燒燃氣后 進行密封處理, 好改為金屬煙道;當多臺鍋爐共用一臺總煙道時,每臺鍋爐的分煙道上應設隔斷裝置,防止煙氣及吹掃過程中的殘留煤氣流入停止運行的鍋爐爐膛中去;(c) 爐筒、聯箱及其他受熱面的水垢和灰渣層以土曾強對流傳熱量。